徐贲:阅读操练思想,思考辨别善恶
思考是一种能力。尤其在众声喧哗的互联网时代,海量的信息像浪潮一般,阵阵向我们涌来。面对各种难辨真伪的事件和莫衷一是的讨论,我们时常迷失其中,甚至感到焦虑。置身于一个碎片化时代,被裹挟在不确定情绪中,许多人的思考变得不再完整和深刻。
如何学会客观、冷静地思考和判断,显得尤为珍贵。然而,人的思维总是存在惰性,独立思考,并不是每个人都拥有的能力,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如何训练?许多人的经验告诉我们,阅读经典,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
为什么我们要阅读经典?
有关爱恨生死、真实、自由、尊严、幸福、正义,这些人类的永恒的命题,早在几百年前,我们的古人就深入思考过。伊拉斯谟说,愚蠢是一种公共危害;但丁认为,在善和恶之间不作选择,这本身就是一种恶;莎士比亚借由笔下的人物哈姆雷特说道,“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一个问题”,这是对人存在的深刻思考和发问。这些命题延续到今天,进入一个庸俗、浮躁、娱乐化的时代,许多该思考的都被忽略了。而重读这些人文经典作品,就是要把这些问题重新重视起来。
《王子复仇记》
当然,阅读经典,不是为了照搬古人的观点,而是为了思考当下的问题。文学经典具有一定的时代性,是作者对其所处时代的观察和记录,然而经典的文学作品,却超越了时空的限制,拥有直达人性深处的力量,让我们得以洞察生命的本质。这种深刻性和开放性,对于人类永恒命题的思考,正是这些作品之所以能历经漫长的时间洗礼,不被历史淹没,反而历久弥新、焕发生机的原因。
文艺复兴时期的经典作品为何重要?
那么应该如何阅读?从哪个时期的经典入手?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文艺复兴是一个不断被提及的年代。从所谓黑暗、矇昧的中世纪走来,文艺复兴是一个被光打亮的时代。我们今天常说,“文艺复兴”重新发现了“人”,就是因为在这段时期,越来越多的人从中世纪神学的禁欲、盲从和绝对信仰中挣脱了出来,形成了一个新的传统——独立和自由的思考传统。这个传统就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人文精神”。
这个时期人类的精神和物质文明都有了空前发展,15世纪上半叶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使得文字媒介成为强大的思想传播工具,推动了各种观念的产生,一直到今天还在影响当代人类的世界观和价值观,有关于人性和自然的,也有关于政治、社会和文化的,表现的形式也是丰富多彩,有诗歌、小说、随笔、戏剧、宗教著作、科学论述、政治哲学、社会论著等等。
拉斐尔《雅典学院》
中世纪晚期到启蒙时代是人类历史上的拂晓时分,是人类自由意识觉醒最快,最显著的时段,形成的许多问题也最贴近我们今天的思考需要,解读这个阶段的文学经典是回归自由意识觉醒的时代。可以说,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这几百年的人类思想,最贴近今天的中国现实。
就像作家、人文学者徐贲所说,例如读但丁的《神曲》,我们不可能相信,任何人做错了事情,哪怕是犯下了罪行,死后就会下地狱遭受煎熬,或者在炼狱里苦苦等待。但是,我们看到,在对待恶的问题上,古人比我们今天认真严肃得多,他们还有一种我们今天非常缺乏的羞耻和罪感。
古人把贪吃视为一种罪过,我们今天却把贪吃者称为“美食家”,古人把“纵欲”视为一种罪孽,我们今天却有人将此当作一件“风流倜傥”、“性感十足”的事情。这里有古今价值观的改变,但也有今天人们对人性弱点的美化,对严肃道德问题的冷淡和漠视。
意大利圣十字教堂,但丁墓葬
与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人
进行一场深刻的对话
这样的人文阅读思考,激励我们反思与古代和今天人类同样有关的一些基本价值问题,不仅包括自由、平等、人的尊严和公民的权利,还包括关爱、宽容、诚实、谦逊、公正、荣誉、信仰。对这些基本问题的思考,在任何时代都是十分有必要的。与历史上一些人类思想巨人们进行有益的对话,是为了能更有历史感,更有创意地思考人们当下的问题。
而有关这些问题的思考和解读,你可以在徐贲老师的《解读文艺复兴经典——从但丁到莎士比亚》音频专栏中听到。在过去的20多年中,徐贲老师一直在美国加州圣玛丽学院英语系教授人文经典阅读课,这是美国新入学大学生的必修课。徐贲老师也是中国公共领域里最活跃的学者之一,百科全书式的写作者,涉猎广泛,从政治到社会,从历史到当代,而文学一直是他深耕多年的领域,这一次,他将结合多年的思考和深厚的文学积淀,为我们解读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作品。
主讲人徐贲
从早期文艺复兴的但丁、薄伽丘,到文艺复兴晚期的蒙田、莎士比亚,沿着时间线索,徐贲老师将深入分析这些著名作家的代表作品、解读作品背后的深意,并且深入到人对自身的认识,包括思维、记忆、理解力、想象、知识好奇、价值判断的思考,当然,最核心的还是人的自由意识和自主性。阅读这些经典,我们能够获得一次锻炼大脑、培养思考方式的机会。不仅能明白文艺复兴是怎么回事,更能明白人的主体、人的自我意识、人的自由,到底是怎么回事。
他们也在看
那就让我们一起,回望文艺复兴时代,与人类思想史上的巨人们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原价:98元
扫描图中二维码即可订阅课程👇